媒体中心

News
【恩施日报】爱心星火成燎原
作者:恩施日报 发布日期:2011-08-12

"星火"队员与孩子们在一起。

    

【核心提示】在过去的7年间,湖北经济学院有一支学生队伍,他们自筹资金,利用暑假,来到千里之外的鄂西山区——恩施市盛家坝乡安乐屯村、麻茶沟村等地,开展义务支教和社会调查活动。至今,已有近200名学生加入这支队伍,他们亲切地称呼自己的队伍为“星火”。“星星火炬,可以燎原”出自明·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其义一谓小火花可以引起燎原大火,二谓事物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湖北经济学院“星火燎原行动”正是取这两义:一是通过大学生支教活动给山区的孩子带去希望,用行动去影响他们的成长,也让自己在实践中成长;二是通过大学生们的爱心活动去影响一部分人、带动一部分人,希望一粒火种使爱心燃成燎原之势。
    
“星火”,点燃山区孩子的梦想
    
7月中旬,在经历了8个小时的火车、近2小时的汽车颠簸后,湖北经济学院的“星火”队员们从武汉来到了海拔近1000米的恩施市盛家坝乡。
    
支教、社会调查、“彩虹桥”,这群大学生开始了自2005年以来的第7次“星火燎原行动”,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走进、了解、帮助山区人民。
    
支教,是“星火燎原行动”最重要的内容。这些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给孩子们上课,给孩子们讲述山外的世界。
    
“山的那边是什么?我遥望着远方的山丘,是海吗?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吗?还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我不知道。——终于,一丝光明照到了我的脸颊,光明普照了我的心灵。”曾在麻茶沟小学就读的罗立夫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姐姐2005年去福建打工,至今没有回来过,他跟着姨妈生活。从“星火”队员那里,他了解到山外的世界有多么的广阔、新奇,心中渐渐燃起了对山外世界的憧憬。
    
同时,“星火”队员们还积极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并通过学生把更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到家庭中去。自从“星火”队员来到盛家坝乡安乐屯村、麻茶沟村,不少村民在建新房时,开始重视厕所建设,有条件的还会建洗澡间。不仅如此,在“星火”队员为村民计算过用电成本后,很多家庭把15瓦的灯泡换成了有利于孩子视力的日光灯。
    
队员们常说,支教是感性的,社会调查是理性的。每一年,“星火燎原行动”社会调查小组都会根据盛家坝乡的实际,确定1至2个课题,尽己所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大二学生徐是“星火”的老队员了,参加了两年的“星火燎原行动”社会调查,让她感触颇深。她告诉记者,为了掌握更多的调查内容,队员们背着资料袋(问卷)一早便深入农户或者地头进行访问。山里的“走村串户”和山外很不一样,访问完一家,需要跋山涉水才会找到下一家,有些小组还要准备干粮解决午饭。有一次,为了访问一家农户,他们沿着陡峭的山路走了1个多小时,从没走过山路的徐,一路上摔了20多跤。
    
就这样,从留守儿童教育心理状况,到盛家坝乡烟叶种植情况,再到小溪旅游现状分析等,一个个课题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在社会造成了广泛影响。
    
每一年,“星火”队员们都会和山里的孩子们一起,自编自演文艺节目,为村民献上一台精彩的晚会。而从2009年开始,“星火”队员们利用进村入户的机会,搜集留守儿童的信息,回校后,寻找在校学生与其结成资助关系,架起经院学子与山区孩子沟通的桥梁,大家亲切地称这个项目为“彩虹桥”。
    
“星火”,让队员们扛起责任
    
“在大山里,每一天被这样的一群人感动着——淳朴的乡亲、敬业的老师、可爱的孩子,一直为我们默默付出真心,我们除了感动,更多的还要感恩,要铭记这片土地对我们的滋养,铭记繁华都市生活背后留给我们的这一片净土。”这是一位“星火”队员写在日记里的一段话,她写出了所有“星火”队员的心声。
    
作为“星火燎原行动”带队老师的商守卫告诉记者,每一位参加过“星火”行动的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精神都得到了升华。
    
“星火”有一个原则,就是吃住必须在农户家。这对于一些来自城市的队员来说,多少有些不习惯。但无论环境如何,7年来,所有队员都无一例外地遵守原则,坚持在农户“有什么吃什么”。在与农民同吃同住中,不少队员的幸福感不断增加,功利心不断减少。
    
有一天,几个队员一起去家访,那是他们去的最远的一个地方,名叫洞坎儿。天一直下着小雨,走在狭窄、湿滑的山路上,大家都很小心。突然,在路边的草丛上、树枝上出现了许多百合花、千纸鹤,还有小纸条,上面写满“欢迎来到这里”、“请走这边”的字样,那是孩子们几天前就设置好的路标。队员们都说,很庆幸没有放弃这最远的一家,没有错过这样一群善良的孩子。
    
2007年12月,一本记录了“星火”3年发展历程的书籍——《大学·大山·大爱》正式发行。有队员这样说道:“大学·大山·大爱”,来自“星火”,却不应该是“星火”的代名词,而应该成为一个社会乃至当代青年的代名词,我们强调个人对集体的融入度和集体对个人的结合度;强调我们,而不是我,强调一起,而不是争先;强调共性中的个性,而不是个性中的共性;强调炼我在先,与人在后;强调要扛得起一份社会责任,要有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星火”,渐成燎原之势
    
2005年,团中央授予“星火燎原行动”小组“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星火燎原行动”小组被评为湖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2006年,“星火”队员曹林飞、刘杰二人合写的《农户融资的考察与分析——盛家坝乡的典型调查》获得“中国平安大学生精英立志计划”金融篇一等奖;2009年,“星火”暑期实践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团队,社调报告《盛家坝乡发展山地畜牧业的可行性考察报告》、《恩施市盛家坝乡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查报告》获搜狐优秀奖。
    
7年间,“星火”取得了无数的成绩与赞誉,也因为此,“星火”的社会影响力也开始凸显。
    
2006年暑期,在湖北经济学院后勤集团第一饮食公司、武汉圣淘沙置业有限公司的资助下,设立了星火奖学金与星火图书基金,对家境贫寒且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物质鼓励。并在“星火”队员参与支教实践的学校第一次发放了星火奖学金并捐赠了第一批书柜书籍,同时对星火奖学金获得者建立了详细的档案以备长期帮扶,到目前为止,共有90余人获得此项基金,合计4350元。
    
2010年11月,在“星火”老队员吴琴的引荐下,星火学社争取到广州市仟慧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为星火募得慈善资金7335.32元,再加上广州市爱心人士张琪捐赠的958元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罗伊斯捐赠的500元,“星火”建立起了“星火公益基金”,主要用于资助特困初中生、星火奖学金和星火图书室的建设。
    

2010年暑期,经过长期的沟通与协商,“星火”首次与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合作,帮助基金会在宜昌长阳津洋口小学搭建“桂馨书屋”。而在此合作的基础上,“星火燎原行动”实践基地——安乐屯小学和麻茶沟小学也成功申请到“桂馨书屋”项目,并在今年“星火燎原行动”中正式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