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阅读这盏灯,让乡村孩子在书中寻找远方
作者:王晓霞 吴雨航 发布日期:2018-11-10

1.jpg


       阅读的意义并非文字本身,而是将精神引领至更为广阔的境地,突破思维的局限,获得成长的内在力量。近日,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绝大多数贫困地区儿童一年阅读课外读物不足10本,一本课外读物没有的乡村儿童占比接近20%。当推动乡村儿童的阅读意味着将促进整个乡村教育的发展时,唯有改变。


       他们在此相遇


       舒馨队的扉页铭刻在2018年5月26日。那一天,队长邓罗辉和队友们一起想队名,画队徽……于是,“以书之名,予尔真心,守望一夏,如桂斯馨”的口号由此而来。


       初到贵州罗甸,山雾缭绕,夜晚的星空令人沉醉,与城市的喧嚣相比,这里有着天然的纯粹和质朴。然而,第一次当队长的大学生志愿者邓罗辉却有些犯了难,“这个暑假,队友们经过桂馨基金会层层选拨和培训,精心设计了丰富的课程,来大山里陪孩子们阅读。可是这里条件艰苦,队友们要为孩子们搭建书屋,每天准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又要自己负责饮食起居,不知道吃不吃得消。”


       来自江西财经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石琴却很兴奋,吃过早饭后,和队友们早早来到图书室,将图书室进行搭建,并将书柜摆好,然后开始拆包桂馨基金会所寄图书,种类十分丰富,连志愿者们都被激起了阅读兴趣。接下来的12天,这些书就要和孩子们见面了,而她也要完成她的使命——陪孩子们阅读。


       今年夏天,与邓罗辉、石琴有同样经历的还有30多个团队的志愿者,他们来自天南海北,共同参与了由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组织的“桂馨悦读周夏令营”。12天的时间里,他们走进贫困山区,与孩子们一起阅读,一起生活,从开营仪式上孩子们的羞涩质朴到闭营式时的相拥而泣,志愿者和孩子们度过了他们生命中难忘的时光。


       据了解,桂馨书屋作为桂馨基金会的首个公益项目,自2009年正式项目化运作,从青涩到成熟,至今已走过了近10个年头。他们的目标很简单,那就是为信息闭塞、缺乏优秀图书、阅读困难的贫困地区和乡村学校进行公益图书推广,关注和支持乡村儿童阅读成长,为他们提供充分的精神养料。


       当阅读之光照进贫苦乡村


       一项聚焦偏远山区儿童阅读现状的报告显示:中西部贫困地区儿童的课外阅读资源整体匮乏,高达74%的受访乡村儿童一年阅读的课外读物不足10本,更有超过36%的儿童一年只读了不到3本书;此外,超过71%的乡村家庭藏书不足10本,一本课外读物都没有的乡村儿童占比接近20%。这些均与城市儿童阅读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


       如果不能打破知识的贫困,生活便永远拘泥在此;如果暂时无法走出大山,那么就在书里“寻找远方”。


       2008年6月,桂馨基金会在5.12震后的北川中学建立了第一个书屋。据桂馨基金会运营总监丰伟介绍,“那个时候就是在北川中学的帐篷里搭了一个书屋。而在2009年,我们在河南嵩县洛沟小学正式做了第一个桂馨书屋。”


       成立书屋后,他们通过走访发现,乡村图书质量堪忧,这是第一个着手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桂馨基金会开始按照一定比例投放有质量的图书,把儿童绘本提升到40%,文学25%等等。在取得阶段性进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他们发现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农村的孩子不太会看书,爷爷奶奶也大多忽视了孩子的阅读,因此,桂馨基金会决定让老师带着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2013开始,桂馨基金会着手进行教师培训。他们将当地整个县的老师召集起来,带老师们去南京、北京等地参加阅读论坛,这便是“阅读领航人计划”。这个计划面对桂馨书屋所在乡村学校图书管理员老师、语文老师和校长,通过组织他们参加专业阅读推广培训、交流和学习等,提升项目伙伴阅读推广理念、方法、技能和资源等,不仅提高了乡村教师的知识素养和对阅读的重视,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终于能够与高质量的阅读产生联结,进而去尽情吮吸知识的养分。这一刻,孩子们等了太久。


       可是,光有图书和师资还远远不够,如何持续有效的保障乡村儿童的阅读环境?桂馨基金会又与中关村人居环境工程与材料研究院合作,由专业建筑设计师负责设计了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友好阅读环境,这里有专业的书桌、书架以及品类丰富的图书,此外,“悦读空间”还配备了电子借阅系统,提升儿童借阅归还书籍的便利性;配合落成后3年的图书持续更新,进一步改善校园阅读氛围。


       同时,桂馨基金会还与学校、公益组织合作,利用大学生志愿者的力量让项目进一步落地发芽。这就是邓罗辉参加的“桂馨悦读周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期间,志愿者需要在第一天把书屋搭建好,然后根据主题带领乡村孩子进行系统的阅读。


       据了解,在整个桂馨书屋这样一个阅读体系里,他们以四年为周期,先投入一些书,并制定目标——让孩子们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学校要有一个好的阅读氛围。


       另外,桂馨基金会还帮助当地学校教师成立自组织——毛毛虫桂馨阅读联盟。联盟中的老师会进行阅读方面的教研活动、实地调研,为基金会提供一些项目设计和思路等等。


       “通过这个联盟,我们了解到老师们的真实需求,并提供给他们一个平台和一些外部资源,帮助他们走得更远,也帮助孩子们走得更远。这是桂馨书屋一个小小的突破。”桂馨基金会秘书长樊英说道。目前,河南嵩县、湖南龙山县、保靖县桂馨阅读联盟已经成立并开展了良好的阅读推广工作。   


       2008年,一颗公益的种子在那个小小的帐篷里开始萌芽;2018年,桂馨乡村儿童阅读体系日益成熟。这十年间,阅读这束光照进了闭塞的贫困山区,也照进了更多渴望知识的乡村儿童心里。


       这十年,桂馨书屋已在全国15个省40个县的258所乡村学校落成。


       这十年,已累计有6692名志愿者在桂馨公益项目中贡献了113万个小时的志愿服务。他们中有大学生、企业职员、政府官员、艺术家等各类人员。他们积极搭建平台,服务并带领身边的更多人参与公益项目,借助社会力量支持乡村教育。


       这十年,当被问及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桂馨基金会秘书长樊英回忆,那是孩子们和志愿者第一次见面,本该9点举行的开营仪式,孩子们早上6点就起来了。于是,她和志愿者在操场上摆了一圈椅子,每个椅子上都放了绘本,“我就在那观察,孩子们陆陆续续地走过来,没有人特意安排他们,自己就坐在那里读书,那一刻,孩子们能够自然地去体会书中的内容,我觉得这个就是进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乡村儿童的阅读匮乏,也将在这一次次的推动中发生改变。


       做乡村儿童和教师的“摆渡人”


       凌晨四点,湖南省龙山县划过一颗英仙座流星,山区明朗的星空要比城市看得更清楚。鲁雨晴爬上天台,只为见证这一瞬,这一天也是“桂馨悦读周夏令营”闭营的日子。  


       回忆这12天的志愿者经历,来自淮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鲁雨晴上了一堂幸福又温暖的绘本课,这也是她此生最难忘的一堂课。这节课的主题是读绘本《大熊抱抱》,鲁雨晴让孩子们用画笔描绘了拥抱的形状,并和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小朋友扮演绘本中出现的大树和小动物,志愿者扮演大熊,给孩子们一个又一个紧紧的拥抱,让他们感受拥抱的力量。


       “当我拥抱他们的时候,我有些不想松开,他们会用小手抱紧你,会把头贴近你,我竟然感受到了久违的幸福和一丝丝安全感。我未曾想过,他们的拥抱力量如此之大。”鲁雨晴回忆到。


       不仅是在书屋推广,面对缺乏专业阅读知识和素养的乡村教师,桂馨基金会也不遗余力去改善。毛毛虫桂馨阅读联盟每周三晚上都会由项目工作人员协调进行教师阅读分享活动。桂馨书屋项目工作人员也会定期向教师推荐阅读书单,教师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并自主认领日期进行分享。


       通过这样的日常活动培养校长及教师的阅读兴趣及习惯,结合县域培训提升其阅读推广理念及技能,两者结合能在更大程度上促进面向学生的阅读推广实践。


       据了解,桂馨基金会与名师工作室——如胡红名师工作室、攀·灯名师工作室——建立合作关系,提高乡村教师培训导师资源的多样性。此外,桂馨基金会也已经和南京市两家以母语教育为主要研究主题的研究机构及其实际运营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凤凰母语及亲近母语为桂馨书屋县域的乡村教师培训提供专家及课程的技术支持,也为乡村教师外出交流提供机会。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尽管项目到现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更多的孩子得到帮助,但依然有无数个散落于山峦间的贫困村县等待被挖掘,也需要寻找更多优秀的阅读推广者来带动。因为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一群人的力量很强大。而作为桂馨基金会的秘书长,樊英特别强调桂馨书屋的定位并不是一个阅读推广者,更像是一个桥梁。


       “我们的角色是一个项目的组织者,一个资源的发现者,激发者,一个协调者,一个推动者,我们应该在乡村需要的时候去寻找最好的阅读推广人。而我们怎么能够让阅读推广人到乡村,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服务和支持,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也一直在行动。”说这话的时候,樊英眼里闪烁着光。(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