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

梁晓燕:教育公益的多元价值
作者:梁晓燕 发布日期:2019-01-01

3.jpg

作者简介:梁晓燕,桂馨·南师乡村教师项目专家评委、西部阳光基金会执行理事、自然之友联合发起人,资深教育公益人。


今天很高兴看到这么多的志愿者。我也一直在参与桂馨的公益事业,大家一路走来,应该说我也是桂馨很资深的志愿者了,每年跟桂馨都有大大小小各种事情的交集,而且我感受到桂馨教育公益的价值观,也在越来越多元和丰富。我是三届“桂馨·南师乡村教师”项目的专家评委,我发现“南师项目”(原南师奖)从创立开始一届一届的往下走,不断充实着开放、多元的教育价值观,充实着教育的内涵,并且给很多的老师带来了非常不一样的职业发展前景。我今天特别想跟大家讲一个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来看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真正赋予的价值应该是什么?


我们大家都很清楚,现在整个教育体系是什么?是一个以升学为主导,以选拔和淘汰为最基本逻辑的一种教育体制。很简单的一点,大家知道高中,尤其是在农村贫困地区的高中,初中有一大批孩子读完以后不再进入高中了。可是进入高中以后,能够真正升进大学的,比例大概在40%左右。那么剩下60%的学生上了高中,但是他们在这三年体会到、品尝到的人生感受是什么?是“你不行,你要被淘汰,你是一个失败者,你最终什么都不是!”在这样一种教育逻辑下,我们所有的孩子获得的、在整个求学过程中获得的,到高中成为最集中的体现。


今天要讲的案例是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的眼睛盯着的是谁?我们的眼睛盯着的是他们在被淘汰,他们在被否定,他们在被失败。因为失败的概念太单一了,失败的标准太唯一了,这种情况下教育公益组织在干什么?


我讲这个故事时,有一个特别想向大家推荐的学校——湖南省长沙县第七中学。有一个教育公益组织,实际上还不是一个组织,就是一个志愿者团队的志愿者去到学校看到这些情况后,提出一个非常大胆的公益理念:我们要让这60%孩子的高中生活有意义、有收获,对他们的人生成长有正面的价值,更可能这三年为他们创造出未来人生不一样的可能性。虽然他们不一定能考上大学,但是考上大学不是唯一的路,他们有可能在这三年里得到不同的东西。于是他们在长沙七中开始做试验,试验的一个最简单方式就是向学校全体高一同学说:对自己能够考进大学不那么有信心,觉得这三年会成为没有意义的三年的同学,你愿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做一场人生有意义的试验?看看你是不是有可能发展出你人生的不一样?


结果自愿报名的48个同学组成了一个班。这个班把自己的项目叫做“悦读致远”,项目从开始到今年已经是第五年了。这个项目从长沙七中的1个班已经发展到了7个班,并从1个学校走到了13所学校。最重要的是这些孩子他们在高中怎么可能做公益呢?高中的孩子就是死读苦读拼命读,读死了也要读的这样一种生活。但那是唯一的吗?是必然的吗?这样读出来的人生是可向往的吗?不一样的价值观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悦读致远”这样的项目,每天上午上课程,下午的时间,这个班有大量非常规的课程。下午时间的第一项内容是“大阅读”,他们说叫做大阅读、大服务、大实践、大互动。然后创造出大量的机会,让孩子们深度阅读。大家知道我们农村的孩子从小学开始阅读非常少,基本上没有阅读习惯,而他们到高中已经晚了。但是话说回来,人生很多事情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太晚。


第一,有指导的阅读,有广泛的自由阅读;第二,有大量的配合阅读的活动;第三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他们以营地活动作为最重要的支撑。发起这个项目的志愿者是中国营地教育研究院的创始人,他把营地教育的整个理念引进到了常规教学中,让孩子们在一个一个的校园营地、主题营地中发现自我,在互动当中看到自己的价值。特别重要的是,学生们慢慢的生长起来了一些能力,这个能力是“你们不仅仅是在为自己”,营地技术开始成为他们为他人服务的最重要工具。


这些营地活动开始是由志愿者来支持的,志愿者帮助他们做设计。慢慢地,这些孩子自己就能做设计,自己带营地活动。大家知道一个人要站在一群人面前,要给他们非常准确、有效的指导,并且把气氛活跃起来,把理念灌输进去,这个人得有多强大的内心,是不是?你想,永远处在被否定、被抛弃地位的孩子,他们的内心状态是什么样的?他们如何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而这个东西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我告诉你“你是一有用的人”,你是体会不到的,最重要的是你要体验到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怎么体验?要创造大量的体验机会。


另外一个是他们每周都会有主题式的融合性课程,这个课程必须要去做各种各样的社会调查,做各种各样的小研究项目,等等。这些东西并不需要非常强的学科能力,但是需要非常强的综合性的沟通能力,非常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什么?你有任务,你要在任务驱动下自己组成小组去学习。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你就得去吸取大量的东西,而在这样的学习情景下,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了,被大大的放大了。


这个项目在第一年开始的时候,有很多的同学也是将信将疑的,有很多家长有疑虑,第一年甚至有同学退出。到了第二年,孩子们完全有感觉了,而且觉得自己开始喜欢了。到了第三年,一个突破是什么?这个班的孩子给全县的

教师培训,给县里的优秀教师培训,这个班的同学给他们带营地活动。那一年,他们是高二下学期。结果老师们惊讶了!

在学习逻辑里面,学习是最重要的。为什么说教育和学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工业文明时期的教育,很重要的教育是别人给你的,是外部给你的,是从外向内的东西。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习是自我,学习是从内向外,我要学。


今天我们考试制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窒息了孩子们想要、孩子们最重要的一点:我愿意学,我想学,我要这个东西。可是我们大家都知道,即使在那么大的考试压力下,孩子们真正的动力全部是外在的。真正体会学习的快乐了吗?真正体会学习对他的价值了吗?或者说真正在这个过程中被那些非常有用的知识、他真正感受到这是他未来需要的东西了吗?其实都没有。


大家知道现在学校里面弥漫着的氛围(尤其是乡村学校),非常明显的厌学,厌学情绪的普遍存在其实是学习最大的障碍。怎样打破厌学给学生造成的非常被动的认识状态,就是“悦读致远”这个项目所带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让学生在具体的、积极的、有任务的、有指导的状态下发现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应该学什么,什么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的,通过这样的引导,慢慢让孩子们感觉到我是一个有作为的人,我是可以去作为的。


结果高三的时候,他们班的学生虽然并没有全部考上大学,但这个班的学生比他们高一进来时的那个状态高出了许多。其实他们并没有死做题,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在课堂上,但是他们整个的精神状态和他们要学习的这个劲头,完全出来了。高三毕业后有一部分同学进了大学,进大学以后他们基本上都是大学的学生会主席啊、社团的负责人、各种各样的最积极的学生。为什么?因为他们在高中最大程度的开始激发出自己内心的热情,他们真的觉得我的人生是我自己的,我的人生是需要我自己去创造,这个话已经不是一句说教。另外一点,他们的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普遍大大提高。


我再讲一件事,去年寒假快放假时,我去了长沙县,当时高中生正在考试,结果有十个第一届“悦读致远”项目班考上大学的同学回来了,大学的放假要比高中早,那这十个同学回到高中来干什么?他们来策划一个给高一同学的寒假营。我在旁边观察了一天,他们十个人从什么都没有开始,策划七天的寒假营,所有的内容没有老师参与,从设计开始到所有的分工,再到所有的内容,清清楚楚地都写在一张大纸上,每个人看过后都清楚的知道我该做什么,我要做什么准备工作,我需要找到什么人。我们知道,现在大学毕业后企业要招人,大家都在吐槽招不到能用的学生,为什么?实际工作能力非常之弱,能够面对真实问题的能力非常之弱。但是这些同学刚大学一年级,我当时跟他们说,如果你们现在去应聘,我相信以你们的能力会受欢迎的。为什么?因为你们开始真实的知道你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何着手?什么是问题的逻辑?什么是你们解决问题的步骤?你们已经清楚的知道把一个大的事情怎么样分解。这些东西都是在实践中慢慢训练出来的。


另外我也特别讲一点,我访问了这十个同学,“你们进大学以后,和你们一起的同学们,你们感觉有什么和他们不一样的地方吗?”其中有三个同学给了我差不多一样的回答,什么回答?他们说,我们其他的同学只要有一件事,老师说到要做一件什么事,大家本能的反应是:这件事好难啊,这件事我做不了,这个没办法,有什么什么问题。也就是说你的思维状态,第一步是负面思维,是消极的,是马上要躲避。但是他们说我们不一样,我们第一个直觉反应是说不定是一个机会,要不要试一试,或者说这件事可以这样做吧,也许可以再试一试看。


他们通过三年“悦读致远”的学习,改变最大的是什么?是积极的心态。当教育给了孩子们积极心态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未来人生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教育公益可能给大家带来的东西,我觉得未必是要帮助更多的同学考上大学,但这可能是一个,它不见得不会帮助更多的同学考上大学;但是它不是你的目标,它带来的目标是让这些孩子们,在大学或在他们后面的所有人生里面种下一颗我要积极面对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的种子,并且他们知道怎样解决问题,这个给他们带去的是终生的财富。


我后来一直在观察,我观察他们互相之间怎样沟通,怎样在工作,怎样从一无所有到最后慢慢拿出一张这么详细的工作图?我就想到前不久看到的一个东西,大家知道北京大学,那是全国所有人都向往的大学。可是北京大学心理教研室的主任写了一篇文章,新生入学,高达40%以上的孩子有非常强的负面情绪,觉得学习没有意思,学习没有意义,不知道干什么,甚至对未来我想干什么没有兴趣。为什么?这么多年了一直被驱动,一直被外力驱动,这种驱动虽然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但是他不高兴。这个心理测试的结果让北大的老师非常震惊。虽然他们是一批学习最好的学生,但是他们未必会是一批未来对社会最有贡献,或者说未来最能够对自己负责、未来最可能给这个社会带来改变的人。


从这样一个例子来看,“悦读致远”的这批孩子无论有没有读大学,他们人生的积极状态被开启,他们开始向内看到了自己的需求,看到了我要对我自己负责任,我的东西是可以通过我的努力获得的,这一切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老师告诉他的、家长逼着他的,不是周围的社会舆论压着他的。


教育公益,我们经常在说我们要帮助孩子们走出大山、走出未来的人生,但是走出未来的人生其实通道是很多的,通道不一定只有高考这一条路。而我现在特别要讲到的是,整个教育的技术发展、整个教育情景的变化,教育和未来职业的相关性都在面临急剧的变化。那我们诉诸于未来,高考制度还会不会是人进入更好职业的必经之路?难说!另外,未来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一定要在学校完成?也不一定。


再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不论什么时候学,无论未来教育对他在哪一个年龄阶段去发生,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要学,他感觉到真实的学习对他人生的价值,而这一点,如果说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把这个可能性给窒息了,就已经完全体验不到学习是一种充满乐趣和兴奋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无论你考上了什么学校,或者说走到了什么阶段,未来的人生也可能是很负面的,可能是很暗淡的,可能是非常没有价值的。


我自己这几年一直在关注教育创新,教育创新最根本的东西,其实不完全是教育技术和互联网,互联网和教育技术对赋能有很大的作用,但是教育根本的问题是发生在人和人之间,是一种能量的互相激发,而这个互相激发的过程是很具体的,是在人际互动过程中慢慢生成的。在这个生成过程中,我感觉我们的志愿者、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们实际上是在真正的发生着互动,大家都是这个成长共同体的一份子。


我今天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演讲,就是从我们教育公益的角度,我们真正给孩子们赋予的最大的能量是什么?真正知道我是谁?我是个什么人?我向往什么?我要为我的未来做什么?我在寻找这个路的过程中,我周边的这些人跟我什么关系?这个问题说起来很简单,但是会伴随着人生成长的整个过程。我们志愿者如果把我们工作中最重要的能量施与到这个层面,我相信我们不仅仅是在帮助乡村孩子成为一个好学生,我们真是在帮助他们未来成为一个好的职业人,成为好的公民,成为一个真正对这个世界有用的人。


备注:本文为梁晓燕女士在2017桂馨志愿者年会上的主旨演讲内容,在此刊登与各位馨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