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辉刚:愿我们的乡村教育也美丽
作者:孙辉刚 发布日期:2019-01-01

文/湖北省枣阳市教研室 孙辉刚


1554265866480419.jpg

5月19日-25日,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组织全国各地的30多名语文、科学教师和校长等人来到美丽的宝岛台湾,探访宝岛的教育文化、人文风情等。


从台北到花莲、从桃园到台中,大巴车行走在高速路上,公路两旁青山绿水、白墙红瓦在田野中错落相宜的景致在我们眼前掠过,远方的高山白云不断勾起我们的遐想,惹人陶醉!


按照活动行程安排,我们参访了四所小学(其中西宝小学和鲤鱼小学是村级小学),四所学校中的每一名孩子、每一位教师、每一间教室、每一面墙、每一件作品都有一些故事,特别是两所村小,展示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之美,孩子们在学校中过着几乎纯自然的校园生活:上学、放学、上课、休息、吃饭、作业、玩耍、活动等等,在这里,孩子们享受着童年该有的快乐生活。这里有最美的环境:泥土的芬芳、空气的清新、花草的天然生长,这是大自然赋予乡村教育最鲜活的力量,来自大自然的灵性培养着孩子们率性的个性,他们在简单的生活中体验、感悟,在快乐中茁壮成长。这里有每一个班级的花草、蔬菜种植区;有校园清洁的守护者,校园一尘不染窗明几净,鸟语花香常相伴;这里有孩子们发自初心的愿望和理想,用稚嫩的小手绘制的美丽图画、各种创意作品;这里有家长与教师几乎零距离的沟通,有传统的家长“义工”,有孩子们“亲如兄弟姊妹间地相处”……


幽静雅致的校园里有师生一起上课、一起玩耍、一起讨论的身影;有孩子们在课余时间热热闹闹的场景,在操场上肆意追逐的畅快;有三三两两在阅览室、绿树下、花台上、草地边阅读、窃窃私语的惬意……这里有活跃的孩子们,有相对安静的老师;有动静相宜的课堂,孩子们在安静的思考和书写,有热闹的讨论和展示,孩子们在小组之间走动交流,有师生之间对不同意见的讨论乃至面红耳赤的争论……孩子们在自主和自觉中,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解决问题,从而完成进步、积累、高效的学习历程。


这里的孩子朴实乖巧懂礼仪,那一声声“老师好!客人好!”打动着我们的心扉!这里的孩子是那么的自信、那么的快乐!


这里有作为教育领头人的校长,几位校长都在寻找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生机,办负责任、有品位的学校,“实现孩子们白云深处的梦想”是他们的追求!


这里还有在坚守中创新的教师,他们的年龄也在不断地老化,如何走出乡村教育“教师越来越难教、学生越来越不想学”的怪圈?在坚守中创新是最佳途径,教师把课堂变成自主学习的阵地,让孩子主动地看书、主动思考、主动交流、主动展示、主动解决问题,这才是实现教育也是乡村教育美丽未来的正途。


这里还鼓励家长们参与学校的管理中,经常向家长展示孩子们锻炼的场景、快乐的学习、成绩的提升、丰富的活动、良好的礼仪、阳光的笑脸……让家长真正感受到孩子的进步、认同教师的付出、认可学校的成功,“每个星期都来做一天义工,心甘情愿地做三十多年义工”,这些都是最好的行动证明!


乡村教育就应是大自然的泥土芬芳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但反思我们的乡村教育: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象仍比比皆是,乡村教育的根在萎缩。特别是孩子们阅读方面做的很欠缺:阅读习惯不好、学校没有合适的书可读(更不可能有两万多册学生喜欢的书籍了)。社会上正流行“新的读书无用论”,现代社会的发展让很多人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未来世界发展的方向了。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是为了拿高分考大学?不,绝对不是这样!读书,绝不只是为了混一张大学文凭开启个人的顺风顺水的世界。“读书,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是为了让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让你在未来,能独自混过那些漫长幽暗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就像网传当年北京文科高考状元说过的一句话:“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现在社会高分低能、人格缺失、体质普遍偏弱的孩子还少么?身边太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四处报班补习,让孩子过早的失去了童趣。其实最好的早教是父母的陪伴和示范式的教育。我们填鸭式的怪圈教育剥夺了多少孩子的阳光和自由。无知可怕、激进式的教育更可怕。这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主要看国家对教育采取什么态度,是否真的关注国民素质的提高。我们是否能容忍一个只有30多名孩子(或只有一名孩子)的学校存在?这所学校是否还配备近十名教师?国家给了国民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压力,国民就回馈什么心态。心态差了都会把压力转嫁给孩子。但教育不是拿几代人的钱买个学区房、花多少钱报多少班,然后孩子在里面学习,我们在外面玩手机。我们投资的应该是亲子时间和良好家庭氛围,引导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努力很累,教育孩子很累,陪伴孩子成长更累。但这一切一定是值得的!


到台湾探访后我们发现,以前从未注意过的我们的同根竟然是如此的鲜活,那么的清新、恬静、文明与厚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在实践中认识世界,慢慢地改变世界。愿我们的教育与生活走得更近、贴得再近些,愿孩子们的笑脸更灿烂……